从15分钟到13分钟的提速秘诀
“原本以为材料审核要等很久,没想到工作人员主动到等候区帮我们预审材料。”近日,在信州区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业务的小陈,对政务服务新体验赞不绝口。取号后的等待期间,后台工作人员提前介入材料审核,使其窗口办理时长大幅缩短,这种靠前服务模式已成为该中心提升效能的“关键密码”。
据政务服务中心主任陈健介绍,中心构建“双轮驱动”服务机制:一方面,推行“材料预审前置化”,业务人员主动监测等候人流,对排队群众实施“流动预审”,即时查漏补缺,将材料纠错环节前移;另一方面,推广“潮汐窗口”动态管理模式,在业务高峰期增设专项服务窗口。今年4月,区教体局开展教师资格认定期间,中心B36潮汐窗口配备一名专职工作人员进行集中审核,共计办理业务163件。
数字化转型成为服务升级的核心引擎。今年3月上线的“信税e办+Deepseek”智慧系统让纳税人在等待区也能实时查询相关税务信息,等候区电子屏实时更新各窗口等候人数、平均等待时长等关键数据,让服务全程可视可控。
通过进一步落实“四减一优化”改革(减环节、减材料、减时限、减收费、优审批),该中心实现服务效能“三级跳”。数据显示,中心各窗口业务办理平均等待时长由15分钟压缩至13分钟。今年4月,群众满意度达100%。
“效率提升两分钟背后是整套服务体系的再造。”陈健表示,中心将持续强化服务意识,力争压缩群众平均等待时长,用办事“速度”传递服务“温度”,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,打造政务服务“信州样板”。(记者严敏慧 见习记者祝泓宸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