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达社区里的“网格密码”

时间:2025-07-03 来源:信州资讯 责任编辑:信州人家网 增大字号 减小字号 打印

行走在信州区西市街道万达社区,你总能在转角处遇见温暖:满头银发的老人在窗明几净的“为老服务站”里品茗下棋,闲话家常;网格员们迈着坚定的步伐,叩开一扇扇独居老人的家门,送去关怀与温暖;商圈公寓里,联合整治小组的工作人员正专注地排查安全隐患,为居民筑牢安全防线……在这个流动人口超万人、集商业与居住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社区里,一场关于基层治理的温暖实践正在悄然展开。

治理密码1:同样的事儿用心做,用匠心换真心

“我们始终相信,把平凡的事用心做好,就能赢得居民的认可。”六一童趣游园会上,棉花糖摊位前排起了长队,孩子们欢快的笑声在广场上回荡。“本来只是想让孩子们玩得开心点的,没想到孩子们呼朋引伴的,来了百来号人呢!”社区书记周妮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,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。为了这场游园会,她带领团队提前一个月就开始筹备:手绘的游园地图标注了游戏点位;镂空的主题展板变身成小朋友们的打卡点;精美的水拓团扇让大家爱不释手……这场始于童趣、臻于匠心的游园会,让孩子们的节日充满惊喜。

网格员日行万步,将社区6个网格编织成精密的服务网络;寒冬里,用手工编织的围巾,为高龄独居老人送去关怀;联合眼科、牙科、中医院、二院等多家医院,让医生带着设备走进社区,为老人义诊。正如周妮所言:“我们可能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,但老人戴上围巾时的笑容、孩子集满印章的欢呼,就是最真实的‘实效’。” 

治理密码2:与“编外干部”双向奔赴,凝聚共治力量

“琇姐,拿着行李箱去哪儿啊?”听到邻居的问候,肖冬琇停下脚步,满脸笑容地说:“是小周书记说我帮社区做了很多工作,推荐我去南昌参加‘全省基层妇联组织领头雁示范培训班’呢!”

在万达社区,活跃着一群特殊的“编外干部”——他们是退休党员、热心居民,他们与社区工作者共同织就基层治理的“暖心网”。退休大姐肖冬琇便是其中一员。疫情期间,她主动请缨值守路口、维持核酸检测秩序,如今更成为社区与群众沟通的“桥梁”“银发智囊团成员”。

像她这样的“编外力量”还有很多:社区通过搭建志愿服务平台,让热心居民参与网格巡查、矛盾调解,形成“社区搭台、群众唱戏”的共治格局。“每年我们社区还会举办优秀党员志愿者表彰,用这种‘仪式感’让大家更有‘获得感’。”

治理密码3:适老服务的“暖心工程”,让老有所依更温暖

“这间活动室是我们的‘秘密基地’!”住在26栋的王奶奶指着焕然一新的老年活动室笑道。

针对高龄独居老人,社区不仅改造闲置空间打造“为老服务站”,更策划系列温情服务:为金婚夫妇拍摄纪念照并精心装裱,邀请公交公司工作人员上门为老人办理公交卡年检……

这些看似琐碎的“小事”,正在悄然改变着老人们的生活轨迹。“为老服务站”成为了王奶奶们口中的“第二个家”。当阳光透过“为老服务站”的玻璃窗,洒在老人们布满皱纹的笑脸上,那些被精心编织的“细枝末节”,早已汇聚成托起他们晚年幸福的温暖星河。

80多岁的姚奶奶曾是社区里出了名的“傲娇老奶”。每次社区工作人员来访,她总隔着防盗门谨慎打量,言语间满是戒备。谁能想到,如今的她遇见工作人员会主动点头微笑,还常热情邀请上门的网格员们进门,兴致勃勃地展示自己的二胡技艺。

“社区配套办公用房是在二楼,老人们腿脚不便,办事不方便,所以也不常来社区。”为此,社区整合了辖区一楼闲散空间,打造“党建+网格服务站”和“网格为老服务站”。“办事方便了,居民们来得也勤了!”周妮解释说。这些暖心工程让“老有所依”不再是一句空话,而是有了生动而温暖的注脚。

在万达社区,每天都有新的故事发生:网格员又解决了一个居民的烦心事,志愿者又帮助了一位需要帮助的老人,孩子们又在社区活动中收获了新的快乐……这些平凡而温暖的瞬间,汇聚成社区治理的强大力量。万达社区这支平均年龄30+的年轻团队始终做到“有求必应,无事不扰”,让“做好做实每件小事”的理念落地生根,用一句句家常问候、一次次切实行动,将原本陌生的社区逐渐捂热成充满温情的大家庭,“共建共治共享”的美好愿景照进了现实。未来,万达社区将继续以网格为纽带,把党的温暖传递到每一个角落,让民生幸福的图景在“绣花功夫”中不断焕发新光彩。(记者 刘凡熙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