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“泥巴路”到“印花路”,这个村的“变形记”有看头!
“你看这青砖矮墙,既把各家小院拾掇得整整齐齐,又不挡着邻里唠嗑的热乎劲儿,比以前乱糟糟的篱笆强太多啦!”傍晚,秦峰镇路底村任宅的李大妈搬着小马扎坐在修好的水泥印花路边,看着夕阳下错落有致的青砖围挡,笑得合不拢嘴。
“回家的路变美了,回家的心都变急切了。”刚从外地务工回来的张大叔坐在菜地旁的矮墙上说道。现在的任宅已经不是曾经记忆中的任宅了,这个有着110多户人家的“外出务工”大村,在2024年8月份改造过后,村里村外是平整的水泥硬化路面,有的还印着特殊花纹,这些改造覆盖了村庄的每个角落,让村民脚踩上去稳稳当当。房前屋后随意堆放的杂物清走了,590米长的青砖围挡沿着巷道排开,既划分了空间,又透着股乡土味儿的精致。
“以前最怕下雨天,院里院外全是泥,孙子上学得背着走,鞋子上的泥能刮下半斤泥来。”村民任大爷蹲在新铺的水泥地上,用手抹了把地面,“你看现在,扫得干干净净,下雨都不沾泥。骑车买个菜,轻快得很!”原先杂乱的晒谷场,如今变成空旷的“多功能区”,白天可以摆酒席,晚上可以跳广场舞。
变化不止在“脚底下”。村民任大姐家的院墙外,青砖围挡砌得齐整,墙根下还种上了几丛月季。“以前的栅栏是自己做的,老是歪,刮风下雨都怕塌,现在新砌了青砖围挡,看着就踏实。”她笑着说,“街坊邻居现在都爱出来转悠,孩子们在印花路上追着玩,老人们坐在路边拉家常,比以前热闹多了。”
“之前老王家的‘旺财’掉到河里,老王下去捞它浑身都湿了,现在我们加装了护栏,河边也变得更安全了。”村支书老郑翻开工作日志,指着河堤改造的照片说道,这些改造项目从规划到施工,全程都听村民的意见。“青砖选啥样式,路面在哪儿留个小坡度方便排水,都是大伙儿一起商量的。”他指着不远处正在收拾院子的村民,“你看,现在大家都主动把门口扫干净,爱护这新环境的劲儿,比谁都足。”
走在任宅的巷子里,青砖黛瓦相映,新路通到家门口,村民们脸上的笑容比阳光还灿烂。这一道道不起眼的矮墙,一条条平展展的新路,不仅勾勒出乡村的新模样,更留住了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幸福感。(记者 许璐磊 实习生 程禹彬)